口腔癌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,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威胁极大,若不及时治疗,很可能危机患者的生命健康。对于口腔癌的治疗,手术是常用的方法,短期疗效快,但治疗并不彻底,很多患者在术后出现了转移的情况,一旦转移会给患者机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,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,应及时采取措施治疗。中医是治疗口腔癌常用的方法,那口腔癌手术后转移吃中药有用吗?
口腔癌术后出现转移再次手术的意义不大,放疗是局部治疗手段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,因此全身性的化疗和中医治疗成了常用的方法。口腔癌术后转移患者通过静脉、口服等途径给予化疗药,可以在短时间内杀死大量的癌细胞,控制病情,抑制扩散转移,但化疗药物有一定的毒性,在杀死癌细胞时,也会损伤正常细胞,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,常常令患者难以忍受,影响后期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期。
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,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衍史和文明史上,发挥着重要的作用,目前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恶性肿瘤的治疗中。与化疗相比,中医短期内缩小瘤体的效果没有那么明显,但副作用小,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,像年龄大、身体弱、转移范围广的患者也能使用,而且中医治疗不同于西医的只关注瘤体是否缩小、癌细胞是否被消灭等问题,中医更注重以患者为本,从患者的整体出发,在控制病情,抑制扩散转移的同时,也会调节患者机体,补充元气,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,提高生存质量,延长生存时间。
另外中医还能联合西医进行综合治疗,而且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,中医联合西医有助于弥补西医的不足,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,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。对于选择化疗的患者来说,通过中医药的调理,有助于扶正元气,调理脾胃,减轻化疗的副作用,增强患者的耐受程度,使治疗顺利完成,同时还能增强机体对化疗的敏感性,提高化疗的疗效,预防病情反复,延长生存时间。
中医治疗与阴阳、五行相结合,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,提倡标本兼治,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经过从医30余年来不断的临床实践,对数十年来所搜集到的6000多个抗癌秘、单、验方和2000余种中草药进行了精心比较、筛选、整理,并与袁氏医方进行优化组合,终于摸索出来以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的抗癌新思路。
“三联平衡理论”的实质就是针对“虚”、“瘀”、“毒”三大病机,统筹兼顾,采取“扶元”、“通瘀”、“排毒”三大治疗措施,有的放矢,重点用药,调节人体阴阳、气血、脏腑生理功能平衡,使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康复。正如肿瘤患者用药,既不能过于攻伐,以免进一步加重元气损伤,又不能只为扶元固本,忽视对于其他病机的治疗,只有三者兼顾,才能更有效地抗癌。多年来,众多肿瘤患者在该理论指导用药下减轻了痛苦,延长了生命,甚至一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。
部分参考案例:
蔡玉兰(化名),右颊癌,河南信阳人
2016年7月,蔡玉兰右脸无故出现疼痛,起初按照“溃疡”治疗几个月后,效果不理想。于是家属带着老人到武汉口腔医院进行检查,活检病理显示:右颊鳞癌。
确诊后立即为患者安排了“右颊粘膜切除术”,并在术后做了30次放疗。2017年7月,蔡玉兰突然感到牙龈似乎有肿物,到医院检查被怀疑是癌前病变,然后又进行了一次手术切除。术后医院建议患者继续化疗,防治复发。可眼见手术、放疗后患者身体虚弱、吃不下东西,家属遂决定转寻相对温和的中医治疗。
2017年10月23日,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。初诊时的老太太一副病怏怏的样子,精神差,气色不好,因为牙疼,吃不下东西,身体也非常消瘦。袁希福院长诊断其为元气大亏,便为她先开具了20剂中药,扶正元气。服药后不久,患者便感觉疼痛减轻,吃东西也顺了。就这样继续服药一年多,不仅疼痛缓解,饮食恢复,气色也越来越好,多次复查未见病情恶化,情况一直稳定。
2019年4月17日,患者又一次到希福医院复诊,说:“自己的牙齿以前到牙科去看,人家看了都说,你这样的病人,我们牙科都不收。现在自从患癌,动过手术后,腮帮子切了,牙也切了,舌头也切了。经常有炎症,总是痛。”“当初要是早一点知道你这,就一直吃中药,不会去开刀,受那份罪了。”
(以上为真实治疗案例,在实际治疗中,由于患者病情、体质不同,治疗效果因人而异,望广大患者与家属谨慎选择,理性就医。)
中医治疗口腔癌应用广泛,可以用于各个时期的患者,既能联合西医进行综合治疗,对于失去西医机会的患者也可以采用中医保守治疗,患者应及时将其纳入治疗方案中。提示:口腔癌如今仍属医学难题,目前中医治疗也主要以“减轻痛苦、延长生命”为主。由于患者病情、体质差异,疗效会因人而异,患者及家属需理性看待,切勿盲目选择就医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优谱分类网上看到的,谢谢!